2018年以来,市农发投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和市委市政府构建服务全川乡村振兴“七大共享平台”的部署要求,致力于“放大、引导、保障”三大功能性作用的发挥,通过普惠金融、项目投资、民生保障三大业务板块,对立足成都、服务全省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农发投在服务全川的探索实践中已为我省成都、宜宾、雅安、凉山等19个市(州)、60多个县(区、市)的涉农经营主体提供了投资服务、推进了项目落地,有效缓解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都市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
一是创新普惠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全省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普惠金融产品实现有效覆盖。通过与省、县两级担保机构和银行联合推出的6种联动担保产品,实现了三级互联、风险共担,并针对各市(州)不同类型涉农经营主体、产业化项目的融资需求,推出了以农村产权抵质押担保、龙头企业无抵押纯信用贷为代表的30余种服务产品。这些服务已辐射至“成德眉资”四市同城化、“八市”整体一体化以及“甘阿凉”等区域,为全省小微经营主体与农特产品贸易提供了金融支撑;发起设立的成都众惠保险经纪公司已于今年10月成立,成为全省首家涉农保险经纪服务机构,将为全省提供专业化涉农保险经纪服务,推动保险公司针对市(州)需求“因地制宜”设计农险险种。金融模式创新实现有效覆盖。已发起设立的10支涉农基金中,与省商投设立的10亿元省农产品流通基金已对南充等地项目实现投放4亿元,为当地农贸体系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与川发展共同研究、设立的50亿元省PPP投资引导基金,将为全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建设夯实资金保障;与川能投共同研究、设立的50亿元一带一路大健康产业基金,将为我省乡村振兴、大健康领域项目推进提供资金支持;投资参股的全国性中垦租赁公司和泸州商业银行,引入优质资源服务全省,实现“当年入股当年分红”;发起设立的成都中际融资租赁公司已于今年9月成立,成为全省首家涉农融资租赁机构,将极大缓解我省农业生产设施设备购置的融资难题;积极推进产权收储和交易业务的省级载体建设,推动农交所与省内16个市(州)联网,累计流转农地超过240万亩,担保、收储与交易总额860亿元以上。多元融资服务实现有效覆盖。以成功发行国内首支10亿元涉农平台中票为契机,今年计划的20亿元超短融已进入银行审批,15亿元的乡村振兴中票发行已经启动,力争成为全国首单,20亿元公司债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绿色债正抓紧研究,将为全省乡村振兴项目筹集渠道多元、期限较长、用途多样、成本合理的发展资金;积极研究全省涉农经营主体、涉农项目的发展周期与融资成本,出台了《委贷利率管理办法》,通过动态调整、发布投贷利率,不断满足全省范围内不同类型经营主体和项目的资金需求。
二是实施重点项目投资,着力解决全省乡村振兴发展的产业聚集问题。加快推进省市重大项目。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规模绿化全川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力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30亿元,以旅游环线、丹景台为代表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发挥全球最大城市森林公园“世界级城市绿心”和“高品质市民游憩乐园”的功能作用,努力构建“山水呼应、蓝绿相映、河湖环绕、清晰明亮”的公园城市空间印象,在最大限度保护城市赖以发展的山水资源和生态本底的同时,将为全省乃至全球搭建集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对外交往等于一体的多元化服务载体,满足了人民群众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成为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建设公园城市重要指示精神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绿色发展举措;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以及由成都、凉山两地共建“成都˙大凉山农特产品加工贸易园区”的部署要求,主动会同市发改委、简阳市政府,派专人赴凉山州对接开展了“成都˙大凉山农特产品加工贸易园区”产业规划、投资建设模式、农特产品认证、入园项目储备等前期研究工作,正配合市发改委形成园区概念策划思路,联合凉山州现代农业投资发展公司借鉴、参照我市“管委会+投资公司”的园区运营模式,研究起草了园区投资平台公司组建方案;启动建设并按计划推进了总投资52亿元的成都市1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仅去年就带动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400万亩以上。加快聚集产业化中高端。培育扶持了以金忠、微牧等为代表的都市现代农业与民生保供产业化中高端项目;微牧食品坚持保种养殖,成为省级地方优良品种雅南猪的全国唯一原种场,扶持的两家省级屠宰龙头企业占有成都全市屠宰量的一半以上,保障了机关、学校等市场需求,维护了供需稳定,确保了食品安全;实施“蓉酒振兴”的天府源酒业运营机构正抓紧筹建,将联合五粮液等优势酒企,围绕“文君”等白酒品牌的再造与重塑,为全省老百姓打造“喝得起”的优质白酒;投资1.4亿元、建设中的中外合资正大温江食品厂投产后,每年将为全省提供6个品种、1万吨以上方便熟食,并打造成为集食品研发、生产、科普为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工厂游”观光基地。
三是搭建多元服务载体,着力解决全省乡村振兴发展的综合保障问题。以品牌运营和孵化推广助推全省交易博览。立足省级品牌的发展定位和建设标准,积极构建“天府源”品牌的“价值、生产、产品、认证、溯源、营销、商业”七大体系,研究制定了以田间到餐桌的“36道工序”为核心的西部地区首个品牌农产品准入体系,确保了食品安全;围绕全省特优农产品产销体系建设,主动对接乐山、凉山等市(州),为当地提供品牌规划、设计等咨询服务;打造的“天府龙芽”品牌,已成为省、市两级政府的茶叶类公用品牌,推动全省茶叶品牌“抱团”发展;积极构建品牌宣传渠道,特别是在公益广告的投放上,实现了公共交通、核心商圈全覆盖;以“成都味˙九宝”为代表的四川农特产品于今年国庆亮相天安门地铁站《辉煌的中国》主题展,极大提升了“川字号”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组织我省100多家农企参加美国夏季食品展、西博会等国内外重大农博盛会,促成贸易签约30亿元;“天府源”特优农产品“蓉欧快铁”的首发,推动了以猕猴桃为代表我省特优农产品批量化进入欧洲市场;依托海外侨胞资源,加快构建全省农产品品牌海外推广运营平台,计划率先在墨西哥等国开展“天府源”海外专场推介会。以园区建设和博览服务打造全省农博品牌。为加快将农博园建设成为四川农博会永久会址,打造成为“在田间地头永不落幕的农博会”和展示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博览平台,农发投以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形式发起组建了农博投公司,有效保障园区重大工程项目的资金需求,推动形成了农博园策划规划方案和核心区规划设计方案;下属天府源公司自2017年起就独家冠名、全程参与了四川国际菜博会的策划、布展工作,为博览活动夯实了资金支持,丰富了办展元素。作为全省唯一的部省共建农博品牌,四川菜博会已成为我国蔬菜产业名副其实的“绿色峰会”。通过“天府源”品牌的资金支持、深度参展与多维推广,仅本届展会就实现项目签约近60亿元,达成蔬菜购销协议超过90万吨。以产研联动和信息平台推动农业科技转化。农发投联合川农大发起组建了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公司,成为全省首个按市场化机制运行的新型农业产业研究院,已完成川内30余家农企孵化平台的前期搭建,正推动项目落地实施;作为组建成都市农业农村领域首家专业化信息服务机构的牵头单位,农发投主动对接并获得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已确定合作伙伴,将成为全省首家涉农信息服务机构,已储备成都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工程、智慧龙泉山等多个领域的涉农信息化项目。(供稿 董事会办公室 廖运岗、陈磊)